《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17 22:41:09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葫芦谢哇慢

会写生字:哇谢慢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自制道具、葫芦一个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互动::师:孩子们好,咱们又见面了,老师在这里要送给你们一份小礼物(葫芦娃歌曲视频播放,师生互动,在教师带动下边拍手边唱歌)

二、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那首儿童歌曲你们听清楚了哪些词语?(抽生答)

生:葫芦

师:瞧!这就是葫芦,你们喜欢吗?(教师拿出葫芦道具)

生:喜欢

师:谁来和它打打招呼,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抽生答“葫芦”)

师:你们看“芦”字单独的时候念二声,和葫在一起了就念轻声了,要读得又轻又短“葫芦”(教师示范),咱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齐说“葫芦”)。咱们现在就把葫芦送到课题里去(手指黑板,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去学葫芦里发生的故事。先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1)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抽生说目标)。

师:这个葫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三、初读感知

师:想知道故事的话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出示课件:自主学习环节)。

师:(1)听老师朗读课文,你们标出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教师读自主学习内容)孩子们开始吧。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谁来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抽生答)

生:4个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来跟我们打招呼了(出示课件),哇!有好多音节都是(轻声,学生齐回答)。注意带轻声的词语,要读得又

轻又短。谁来当当小老师?(抽生当小老师,跟着读两遍)

师:小老师真厉害,掌声送给他。(再开火车读、摘掉拼音再齐读)

师:看看这幅图片,图上都挂了些什么?小组内快速地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合作探究环节)

师:哪一组先来,什么样的葫芦藤?(抽组回答所有的填空)

师:你们喜欢这些长长的词语吗?(喜欢)一起来读一读。

师:有谁喜欢葫芦藤的?(我喜欢)请你把这个词语美美地读一读,(抽生读)你们觉得他读出葫芦藤又细又长了吗?(没有),那请你再来试一试(这里如果读得不好教师范读,如果读好了进行表扬),还有谁能像刚才他那样读一次?好,请你来。(抽生读)咱们一起来读,“细长的葫芦藤”预备起。

师:看,葫芦藤不仅又细又长,还弯弯(曲曲,学生回答),这又细又长弯弯曲曲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师:你们喜欢绿叶吗?(喜欢)。我们把这个词语读好了,绿叶就长出来了。谁来读?(抽生读,边读教师边贴绿叶)。

师:咱们女孩子来试一试“长满了绿叶”起。

师:哇!女孩子读得真好,看!绿叶真的长出来了,男孩子来PK一下。

师:绿叶又长出来了,现在绿叶长满了吗?(没有),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雪白的小花真美啊!(教师边说边画花)咱们像刚才那样把这个词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把这些长长的词语送到课文里面去(课件展示),你们喜欢这句话吗?(喜欢),谁带着喜爱之情读一下?(抽生读)还有吗?

(抽生)谁再来PK一下?(抽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纠正)。咱们一起来读(教师先示范起个音)

2、(理解“挂”)师:现在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了(边说边贴葫芦)注意观察(出示课件图片)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上面一样,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挂的动作(学生伸手跟老师一起做),好玩吗?(好玩)。

3、(学习“哇”)师:我们在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字和挂字很像呢?(抽生答“哇”)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们看出老师对小葫芦是怎样的?(抽生答“喜欢”)那去掉这个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一起来读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抽生说感受“没那么喜欢了”)师:是啊,去掉“哇”字就没那么喜欢了,我们带上“哇”字一起来夸一夸小葫芦吧。(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除了夸夸小葫芦你还能像这样夸夸这些葫芦藤、小花、绿叶吗?(抽生答)

师:读什么?(出示“哇”字)(抽生说)。

师:孩子们想想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呢?(抽生说加一加的方法,一个口两个土加起来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呢?(换一换)还有哪些字换偏旁可以变成这个字?(抽生说)

师:老师把这些长得很像的字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带着学生读,边拍手边读)

师:是不是一下子就把这些字给记住了呢?(是)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打气球的小游戏,看看你们谁是神枪手。(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起来抢读)

师:看来孩子们个个都是神枪手,掌声送给自己。

4、(学习并书写“谢”)师:葫芦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花谢以后)。孩子们看看这个“谢”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课件)会读吗?(学生齐读)

5、师:这个字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字,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用到这个字呢?(抽生说)老师在这节课也要用上这个字(边说边走向学生)。

6、师: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听得非常认真。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发言很积极。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很守纪律。我谢谢下面的各位老师,因为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边说边向听课的老师鞠躬),孩子们,把掌声送给下面的老师。(学生鼓掌)师:那你们在生活当中最想感谢谁,因为什么?像刚才老师这样说一说。(抽几个学生说)

7、师:孩子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都是懂得感恩,有礼貌的好孩子。师:注意观察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谁来提醒下大家。(抽生说)

8、师:哇,这个字的笔画好多好多哇,要写好这个字可不容易,把你们的金手指伸出来跟着老师一 ……此处隐藏19948个字……二、送故事,扫清字词

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

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

(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

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图文,感知课文

(一)出示图1

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

b(画藤画两片叶子)

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

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

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

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

c女生喜欢吗?

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

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

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

(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从哪一段里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板画:小葫芦变黄,落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地落)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读到这,我想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来做做小小侦察员,去查查葫芦落地的原因吧。

你们先猜测下,是谁的原因?

蚜虫,对,他可是罪魁祸首。记得咱们的棉花姑娘也是因为他们而生病的。还是谁的错呢?

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也逃不了干系。

但咱们口说无凭,得有证据,请大家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话看出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

1、叶子上的虫怕什么!

A他在想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对了,很不在乎,我们可以用成语来帮忙,老师先来试试,他(自以为是,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神气十足,趾高气扬,满不在乎),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挑个喜欢的词,你也来试试。

B让我来采访一下,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C对比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请把这两句话对比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你来对比着读,谁能把标点读出来?

生:上面句,有感叹号,语气感情更强烈。

师: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用!语气感情更强烈。

2、 还有其他证据吗?(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有2个问号,谁能读好?(很自以为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说——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现在,老师不用教,相信你们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同桌练一练。

师:小朋友练得真起劲,那个种葫芦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模样,你们能把他读好吗?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

3、收集完证据,咱们要原音重现。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谁想扮演种葫芦的人?谁当邻居。咱们是旁白。准备好了吗,12开始了!(合作读2、3自然段)

四、生字歌,巩固记忆

葫芦落地案终于水落石出,王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小儿歌。谁先来念一念?

本课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个要求会写的字宝宝,瞧,他们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了。谁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宽,注意果的笔画。挂,右边两个土,一大一小。

师范写,生练写。

这首儿歌还能唱,听音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五、选作业,课外延伸

种葫芦的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他决心明年再种葫芦,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继续编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收集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下课!

评课:

1、读要体现目的,初读感受后,可以问:那句话特难读,哪个字特难记?

2、编课本剧,问问哪个同学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题。

全体起立不要多用(多用于情绪激昂的课文)

3、识字环节,问题要小,否则学生无处落脚。识记时,编故事,不要扯太远,如:居:古人的头上有具尸体。邻:司令的右耳朵被邻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极的故事,需要老师引导。

从字义方面讲,居有安居乐业之义,和屋一样,尸代表房子。

邻距离很近,可从甲骨文演变讲起。

4、句式训练需要拓展

5、小小侦查员,猜测可以最后出示

6、日积月累,应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