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实验室应急预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验室应急预案1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中心应急机制。在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1.综合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1.1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1.3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现场控制措施
2.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2.2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2.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
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2.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2.5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2.6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 2.7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
3.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丢失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对于受到感染侵害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应急处理程序
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1.1.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
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1.2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1.3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用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2.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2.1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2.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2.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
2.5进行现场消毒;
2.6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 ……此处隐藏28133个字……护学院稳定,根据电子工程学院各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xxx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xxx、xxx、xxx
专职安全管理员:
三、加强预警
建立有效的预X机制,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明确各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人,确定各实验室技术安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条件建设和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档案和使用登记制度。
(三)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巡查、检查、及时整改制度,建立健全“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追责机制。
四、应急处理流程
(一)事故初起阶段,事故现场人员按照“应急措施”处置,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同时上报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
(二)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救援,对安全事故作进一步处理,搜集事故有关信息,查明事故原因,做好相应的记录及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对于学院无法处置的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学校,由学校层面指挥处置或者上报上一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汇报时必须如实阐述事故经过,不得隐瞒和谎报;
(四)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发生的调查取证工作,组织本学院各方面的力量,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五)做好事故及处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存档工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
(六)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学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做结案报告。
五、预案启动的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火警、触电、漏水、爆炸等安全事故,可能会给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或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时启动本预案。
六、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一)实验室发生电器火灾或由气瓶爆炸引起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为避免火势扩散及蔓延,首先切断电器总电源开关、切断气源;
2、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抹布等灭火。对于大火,则应根据燃
烧物的'性质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器灭火。不能有效灭火的,应立即拨通火警电话119和保卫处电话:xxx,同时向领导汇报,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3、人员疏散顺序:着火层人员——着火层楼上人员——着火层楼下人员。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指示灯的方向进行疏散。若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则向相反方向疏散。
4、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教师和学生,如有受伤,以最快方式送伤者至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受伤人员家属取得联系。
(二)实验室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三)实验室发生漏水、浸水事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发生漏水或水管爆裂喷水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关闭水阀;
2、转移仪器设备以防止被水淋湿,组织人员进行积水清除;
3、已经淋湿的仪器设备,报请维修人员维护设备。
(四)实验材料等被盗、失窃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1、一般实验材料被盗后,应立即向校保卫处报告,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保卫处破案。
2、发生贵重仪器设备被盗、失窃等恶性的事件后,应立即向公安、校保卫处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五)突发性不可抗拒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水灾、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马上组织疏散、抢救现场教职工和学生,确保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六)涉及化学类、生物类、辐射类、特种设备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安全的不良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事态的种类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红外线报警装置和监控设施。
4、加强对酗酒、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校园可疑人员及情况的巡查。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学校指定报警人员、信息员,建立防范学校暴力事件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知情人员要及时向班主任、学校报告,其他教师与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4、及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四、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受伤害师生及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
对伤害师生的理赔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五、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及时报告。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