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能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能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能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2、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
2、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2、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自信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问题法,讨论法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
1、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2、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歌名是什么?听完有什么体会?
生:成龙的《相信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自信,相信我能行!
“我能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自信一族
活动一: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多媒体播放:
1、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比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他开始指挥演奏,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有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的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仍觉得不顺畅。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
师: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如果你是小泽征尔你会如何做?
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来指挥乐曲。
师:面对权威,小泽征尔真地向你们所说的那样做了吗?
多媒体播放:
2、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刻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师:请回答是什么力量最终使小泽征尔获得好成绩?
生:小泽征尔是一个自信的人,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意被别人左右。
师:通过小泽征尔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人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的:坚持。而对自我的坚持里包含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那么,我们也应该向小泽征尔学习,相信自己。
(让学生看到自信者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的,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作准备。)
活动二:夸夸我自己
师: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我们应该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走进“我能行”的大门,充满自信的在风雨中微笑。
多媒体:续写:我能行
(1)学好语文,我能行!
(2)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
(3)帮助同学,我能行!
(4)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
(5)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
(6)……
师:听到大家有这么多的“我能行”,看到大家这么优秀,我真的很高兴。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我能行”,把这些“我能行”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为“我能行”,情感上体验到“我能行”。“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下面大家齐声朗诵第19页我能行的感受,用心体会“我能行”带给我们的神奇的力量。
师:大家能行吗?
生:我能行!
师:这种催人奋进的“我能行”就是自信。同学们,现在大家能不能说一下什么是“自信”呢?阅读课本第20页,思考:
生:“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板书:自信的含义
板书:自信的表现
生: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小标题———自信一族。
板书:自信一族
活动三:自信者的风采
师:你想成为自信一族吗?大家能列举出自信的人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自信者的风采。1、李宁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
2、刘翔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钱学森
4、杨利伟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送我上太空
师:你还知道哪些自信的典范
生:周恩来、杨澜、邓亚萍、李咏……
(为使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自信的认识更加具体化。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风采,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和精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自信所赋予他们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四他们自信吗?
多媒体播放:
(1)青蛙的故事
一群动物举行比“大”竞赛。老牛走上擂台,台下一片呼声:“大!”大象登台表演,台下又一片欢呼:“大!”青蛙看在眼里,很不服气,跳上一块巨石,鼓起肚皮,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继续鼓肚皮,嘭的一声,肚皮破了。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师: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生:青蛙对自己没有正确地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脱离了实际,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女科学家的故事
1951年,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随后她以此为题作了一次很出色的讲演。后来,她由于担心自己的发现是否真实存在,又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发现。后来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这个结构,并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标志着生物学时代的到来,克里里克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师:请大家分析弗兰克 ……此处隐藏17439个字……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卑,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
总结: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而且,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活动四:情景剧场──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什么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归纳总结: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作业:
每天早上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对着镜子大声说出:“我能行,我充满信心,我一定能成功!”
《我能行》教学设计14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修补图书
学情分析:
图书最受学生们的喜欢,但是学生在阅读图书时,书籍经过反复翻看容易破损,如卷页、撕破、掉页等现象。为了让学生们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从图书的角度感受被伤害的心情,从而懂得珍惜、爱护物品的道理,是每一位学生从小就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步: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第二步:认识图书;
第三步:正确的看书方法;
第四步:认识材料与工具;
第五步:讲解示范,学习技能;
第六步:温馨提示;
第七步:拓展延伸。
我通过以上7个步骤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认识图书到认识修补图书的材料,以及教师细致的微课示范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修补图书的方法,操作环节给予温馨提示,最后通过劳动课堂实践,进行课后拓展延伸。
三、教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会爱护图书,图书破旧了要有正确的方法修补。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学会使用修补图书的工具,掌握修补图书的相关技能。
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爱惜劳动成果,增强荣誉感。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在爱劳、会劳、乐劳、勤劳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实践操作修补图书。
五、教学策略
劳动教育以学生获得自主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当学生通过劳动,经历造作实践活动,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工具,了解简单的制作方法及评价的一般过程。
六、课时分配
1课时,10分钟18秒
教学过程
讲解说明。
第一步: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视频中的大头儿子和小明在图书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两位小朋友不小心把图书撕破了。
小结: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我们要严加爱护,遵守图书馆的规定,不撕毁、不乱涂乱画,做到爱惜图书。视频中大头儿子和小明撕坏的图书该怎么办呢?书籍经历反复翻看会有破损的现象,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修补破损的图书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修补图书。(揭示课题)
淬炼操作。
第二步:认识图书
图书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撕坏呢?它是用什么做的呢?——纸
我们把纸捏在手里,用力一握,纸就会变皱,再一扯纸就会被撕破,我们把纸放进水里,发现纸会变湿,而且湿的纸更容易破。怎样让纸做的书本不破不坏呢?
第三步:正确的看书方法
对了,我们就需要有正确的看书方法,首先,要把小手洗干净,轻拿轻放,一页一页翻看,阅读图书不争也不抢,看完要放回原位置,好好爱护图书。
第四步:认识材料与工具
坏了的图书怎样修补呢?我们用到的修补材料和工具有。
破旧图书有:褶皱图书、撕开图书、掉页图书
工具为:安全剪刀、固体胶、透明胶、双面胶
项目实践。
第五步:讲解示范,学习技能
准备好材料与工具后,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旧图书换上新衣服吧!
1、补图书卷角、褶皱的方法
首先是修补图书卷角、褶皱的方法。
先摊平书的卷角和褶皱,再将书平放在桌面上,压上其他厚点的书。保持一段时间后,有卷角、褶皱的书就会变平展。
2、修补图书撕开的方法
修补撕开图书时,要根据图书的'破损情况,裁剪相应长度的透明胶带粘贴。避免遮挡图书内容。
3、修补掉页图书方法
修补掉页图书时,要用双面胶或者固体胶粘贴掉页图书,在粘贴或涂抹时,应尽量贴合装订线处。
反思交流。
同学们相互评价修补后的图书是否美观,榜样激励。
交流自己在修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于没有修不好的同学给予帮助和鼓励。
教学反思
本节修补图书劳动课,从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通过视频导入、微课示范作为了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此引起学生对图书破损了,产生怎么修补图书的好奇心,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消除在劳动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之感。在劳动中,部分学生会处于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状态中,而微课示范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仅仅是一种辅助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直将精彩的微课设计巧妙地渗透到劳动教学中,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提高劳动学习的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学生们愉快地劳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