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时间:2025-10-11 16:05:06
[优选]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优选]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

程华东是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孙岗村计生专干,她和她的家人在当地具有肯定的知名度,不仅是她在自己的事业上创出一番成果,还有她及她的家庭成员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主动参加环境爱护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家庭成员具备肯定的环境学问,宣扬环保,关切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在爱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主动贡献。

一、自觉培育环保习惯,坚持从生活点滴做起

这个家庭从80年头起就关切环保问题,程华东和她的丈夫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教化、感染孩子们,从小养在良好的环保习惯,常常提示家庭成员在各方面从环保定位,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实施中创建绿色家庭。

他们平常注意学习和运用环保学问。程华东每年都有订报刊杂志的习惯,这其中少不了环保类杂志。比如绿色食品、环保家电、环保装修、家庭节能小窍门等书籍,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到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大儿子结婚装修时,购买建筑材料选取正规厂家的环保产品,购买家电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也是无氧的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都按上节水龙头,大厅里运用的是节能灯,并养成顺手关灯的`习惯。平常,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冲淋浴时站在洗澡盆里,节约下来的水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木。用她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她经常提着个菜蓝子去买菜,当时邻居们见了都笑她说:“现在是什么年头了,塑料袋那么便利,还提个这个老古董”。她就笑着告知身边的人们,这样做为了削减一次性产品的消费,降低白色污染。受其影响,许多一起上街买菜的人们都提上菜蓝子。她还主动地向亲戚、挚友们宣扬运用环保产品的理念。

二、大力开展“绿色行动”,努力营造舒适环境

程华东家庭居住环境美丽,拥有一个约10多平方的“家庭绿化园”。她同儿子一起细心规划设计建立了这个漂亮的庭院,并细心养护。走进庭院,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满园的绿色,令人惊羡。庭院呈方型,花草树木合理搭配:庭院中种有月季等各种叫的上名和叫不名的花卉,煞是好看;还有一些树木,生长良好,四季常绿。家里居室宽敞,家居简洁得体,色调和谐,摆放有序,并都摆有绿色盆载,给家人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程华东有一个习惯,她每隔半个月都要往花市里去转一转,物色一些自己宠爱的花草树木,她对种植花草别有一番讲究,将不同季节盛开的花木合理搭配,因此不管你何时进入她的庭院总能感受到花香扑鼻。她总选择一些不同功效的花草放置在室内。如吊兰,能“吞食”室内一氧化碳、甲醛、净化空气,盆载柑橘起到杀菌功能,在电视机、电脑旁摆上一盆芦荟,能起到防辐射效果,这些她精通得很,不少人家做花草都来向她讨教,请她做参谋。不仅如此,每逢过年的时候,当别人忙着办年货时,她却忙着添置花木,还以礼品赠给亲朋好友,让挚友也来感受绿色带来的欢乐。她还热心村庄绿化,主动提倡村民建立绿色村庄,并带头投资建设村道两旁的绿化带。在她的影响下,村里许多的家庭都给自家小院种上了花草,为整个村庄增色不少。

三、树立环保意识,热忱参加环保宣扬和监管

程华东担当计生专干,任职多年,常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特殊关注宣扬环保问题,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时时到处关切环保,宣扬环保,监督环保。她曾向村班子提出开展村级环境整治这一建议,她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尽管她自己的农活、工作很忙,她总要抽出特地时间亲自带领村民开展义务植树。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一个从原先垃圾成堆,露天粪坑成片的孙岗村,变成环境整齐、美丽的全区整治示范村,让全村得到实惠。程华东总在镇里有关会议中抓住有利时机,向有关部门和镇里主要领导反映环境爱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她主动参与镇村两级开展的节水节电公益宣扬活动,在她带动下,丈夫、儿子连她的小孙子在幼儿园里也参加节水节电宣扬活动,实行“全家总动员”节水节电行动。

程华东一家人生活看法主动健康,家庭和谐、互敬、民主,始终以“和为贵、兹为本”为生活理念,尊老爱幼,深得邻居的好评,她们全家始终以健康主动的实际行动投入生活、学习、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四周家庭,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2

在索镇河崖头村,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对上孝敬老人,对下科学教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xxx夫妇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是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在赡养老人方面,他们尽心尽孝、精心照料、无微不至,总是竭尽所能为老人提供最好的饭菜、最好的衣物、最好的生活条件,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后来老母亲卧床不起,xxx夫妇一边忙于事业,一边精心照顾着老人,定时喂汤、喂饭、喂药,不让老人受到一点委屈,一直到老母亲九十四岁去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xxx夫妇,真是好样的!"

乐于助人、邻里和谐

xxx家庭平时就喜欢乐于助人,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热心的去帮助别人。等到别人渡过难关后要答谢他,他总是摆摆手,说邻里邻居的没什么。村民有什么事,也都喜欢找xxx评理调解。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家里几个孩子都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自律自约,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从。"xxx夫妇坚信家庭教育是学育人才的摇篮,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地拓展视野,以自己的好学、善学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不懈的努力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超越自己。他们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孩子无论长大以后干什么,"德"总是最重要的,高尚的道德是家庭的重要财富,它会使人不断的从中获得幸福和享受。因此在言传身教中,他们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关心他人,诚信正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xxx夫妇教育子女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现在,孩子们各自已经成立了小家庭,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在村里也都有很好的口碑。

"家和万事兴",xxx夫妇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家风家训,家庭和睦、家风和谐,他们一家的家风教育应该成为宣传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家庭 ……此处隐藏15068个字……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这是xx的内心感悟。

xx是宿州市埇桥区法院干警。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自结婚20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她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她把当事人视亲人

xx在法院立案庭一干就是30余年,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是连接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工作的优劣,事关法院、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30多年来,她把法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前来立案、信访的当事人视为自家的“亲人”。接待时,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反复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总能够让他们带怒而来,微笑而归。去年10月份的一天上午,一位当事人怒气冲冲地来到立案庭接待室,满嘴脏话,并指责法官办案不作为。原来这位当事人姓王,20xx年2月,王某的一位朋友胡因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找来担保人马某夫妇,三方签署了《借款协议书》,约定王某向胡某借款人民币15万元,马某夫妇以其房产证为担保。约定的还款日期到以后王某却怎么也联系不到胡某,手机关机、住址也已人去楼空。无计可施的王某只好找到担保人马某夫妇协商理论,谁知马某夫妇将王某拒之门外。怀着憋屈的心情,王某一怒将马某及胡某夫妇告上法院,请求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受理后,由于采取多种方式送达均无法找到一方当事人下落,准备启动下一步程序,恰巧这时遇到了怒气冲冲的原告王某。

“王大叔,您别着急,我先帮您找案卷了解情况。”xx一边接待安抚,一边搬来凳子,待其慢慢坐下以后,迅速搜索王某的案件卷宗。找到案卷后,她将案卷材料拿到王某面前耐心地给他讲解到:“我们6月22日,收到案件,负责排期工作的干警当天对案件进行排期并准备好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材料,按照起诉状上您提供的几位被告的身份证地址采用法院专递已邮寄出去;数天后,几份专递回执以退件的形式被退回。查看原因后发现,借款人胡某注明是该邮寄地址查无此人电话非收件人,多次投递无人收,而马某夫妇则是地址不详,电话长期无人接,无人投递,这说明马某夫妇很可能已不在该址居住,但胡某很可能还在;这时我们已将这一情况跟您反映,希望其您配合法院工作,能重新提供胡某和马某夫妇新的送达地址。一方面,委托本院外出送达的干警到胡某两个邮寄地址和马某夫妇住址进行送达。后经过多方打听和守候,送达干警终于让胡某签收了材料。当xx将送达进度一步步仔细给王某讲解后,王某情绪渐渐缓和了许多,音调也恢复了,激动地说:“听了你的话,我心里舒服多了,开始我很着急,一心只想快点追回借款,但却没有想到这个案子给法院带来这么多工作,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我完全了解到案件每一步的进展情况,感谢你们!”而后王某满意地走了。

倾情演好“贤内助”

xx的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之家,平时,不管工作多繁忙,事务压力多大,她都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孝敬公婆的义务,倾情演好自己“贤内助”的角色。

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xx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日常生活中她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只要回家看公婆,总是抢着干活、做饭。20xx年元旦刚过,其公公突发脑梗、偏瘫住院,其丈夫在外地出差一时难以回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xx毅然撑起了这个重担,一边要忙于自己的工作,一边要照顾生病的公公,不光是端茶倒水,喂饭、吃药,就连倒屎、倒尿也不例外,在整个公公生病住院期间,xx没有睡好一宿觉,没有吃好一顿餐,医院、法院两头跑,眼睛熬红了,身体消瘦了。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出院在家休养的公公,每每看到她忙里忙外,总想伸手帮她一把,xx总是安抚公公安心休养,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一有空闲就和丈夫一起搀扶公公锻炼行走。俗语说:“人老如顽童”。xx抓住老人的特点,经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让老人家活的开心、舒心。邻居张大爷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在教育儿子方面,她不仅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使孩子能在和谐气氛的家庭熏陶下成长,从小养成懂礼貌,尊长辈,守法纪的好孩子,她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夫妇俩主动把孩子送到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现已成为一名司法警察。

她献爱心没有时

xx是个助人为乐的典范。多年来,她不仅邻里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经常帮助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逢年过节买礼品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左邻有纠纷她主动帮助协调沟通,右舍有困难她伸手帮助,她献爱心没有时。20xx年4月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熟睡中的xx,当她打开自家门时,发现满脸痛苦的邻居李大娘,她知道李大娘的老胃病又犯了。因为先前她不止一次地把犯病的李大娘送往医院,由于李大娘的儿子在外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家里只有她一人独居。此时,xx二话不说把李大娘背下楼,又打车把她送到附近的一家医院,直到李大娘病情好转,她才冒着黎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平时,xx利用自身的优势,经常向邻里宣传有关防火、防盗和法律生活知识,这一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有人说,你为邻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xx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过去了。

就这样,xx用爱诠释着公平与正义;用情解读着理解与关爱;用善良融化着不平与纷争,用平凡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5

XX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的四人之家,他们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和谐,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XX和妻子XX是20xx年一起在广东深圳打工时相识相爱,20xx年,为照顾年高的母亲,XX返乡回同老乡池塘村石印屯创业,XX义无反顾放弃都安县城户口的身份,打破瑶族不通婚壮族的民族旧习,跟XX来到偏远的`石印屯,从零创业,一起经营石印屯便民百货批零代销店,结婚生儿育女,目前生有一女一男。

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源泉。16年来,XX一家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和信任,在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他们认为,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的。XX一家都非常孝敬老人,每一餐早、中晚饭,母亲没有就坐之前,他们一家绝没有一个人提前就坐动筷吃饭;家婆牙齿不好,妻子XX餐桌上都是首先夹些软嫩的肉菜给家婆。16岁的女儿,不仅懂得帮忙照顾4岁儿子的饮食和洗漱更衣,指导儿子的学习,还懂得不定期帮母亲梳头、洗脚、捶背等。

在这个家庭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兴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优选]最美家庭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