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时间:2025-10-11 18:17:07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大家知道事迹材料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篇1

他凭着一颗执着的心,在大山深处默默耕耘,守望着大山里的教育已有二十八个年头,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出多彩的人生。他说看到孩子从山里走出山外,看到孩子们的人生从这里起程,是他最大的快乐。他,就是漳县金钟镇学区党支部副书记侯新民。

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创办斜坡希望小学

侯新民的家乡地处定西市漳县最西端,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巴哇乡紧紧相连。这里海拔高达3400米,全年无霜期只有一个多月,一年8个月得穿棉袄,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由于自然条件的严酷,经济的落后,同样奠基了这里教育文化的“贫穷”。

1991年,侯新民从漳县职业中学毕业后回到了生他养他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回家之初,白天跟着年迈的父母下地劳动,晚上躺在炕上却辗转反侧,思绪万千,难以入眠,他翻来覆去,实在不甘心重复父辈们“早出晚归,天天盼丰收,年年不够吃”的生活。时间长了,一种不甘贫穷改变贫穷,不甘轮回父辈生活改变生活的意念在心中酽酽骚动。他打算用自己在职中学到的兽医知识,办一兽医诊所,为家乡的畜牧业发展和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做一点贡献。这年农忙结束后,他筹集了一点钱,到县城订购了一些药品和简单的器械开始了走村串医的行医生涯,在行医的过程中,他才真正的了解了家乡和父老乡亲,也使他深刻的认识到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的落后和思想上的不思进取,听天由命,甘于现状。因不识字而用错农药、先进的技术得不到推广等事例不胜枚举。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每听到一次,他都会被震撼一次,渐渐地他的心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占据,他觉得制约家乡经济发展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低下是最主要的原因。于是,他对全村受教育状况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青壮年文盲达到90%,少年儿童入学率只有14%,有些在校时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家庭贫穷而辍学,而另一部分学生等因家离学校远、交不起学杂费不得不中断在校的学习。思前想后,他暗下决心,干脆办一所学校,让孩子们来正正规规的上学。这时,他已在村党支部和乡团委的信任支持下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他有了办学的念头后,首先去和团支部委员乔永峰商议,乔永峰听完他的话后大加赞赏,一拍即合。并决定与他一起为家乡教育出一点力,为扫除文盲、消灭贫穷实实在在干一点事。这一夜他们俩都兴奋不已,畅谈了一夜,通过互相鼓励,打消了疑虑,坚定了信心,一句话“要办学了!”

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办一所全日制学校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全免费的希望小学。侯新民和乔永峰走东家串西家,先借下三间民房,发动20多名团员青年义务投工,清理杂物,堵塞鼠洞,泥补裂缝;没课桌,砌起几个土台,从家里找来木板搭在上面;没黑板,就在墙上抹了一层泥,涮上墨汁;不计一分报酬,不收一分学费的斜坡希望小学终于在1996年8月26日开学了。

为了动员孩子入学,他和乔永峰走家串户,几近乞求地对每位家长说:让你的孩子来上学吧,学校不收一分钱。孩子们上学了可是没钱买课本和作业本,他又骑自行车到60公里的县城西街小学求助,找来城里孩子用过的旧书,利用星期天带孩子们上山采药,用采药换来的钱为学生买作业本。

自从办学的消息传出后,他们非但没有赢得乡亲们的喝彩和感激,相反得到的却是讥嘲和挖苦打击。“你们想出风头、你上班了”。这一句句招呼向锥子一样刺在他的心上,那一段时间,侯新民和乔永峰连大路都不敢走,每天放学后,他们就避开村庄,在山上走,一年的奔波硬是在无路的`山上踏出了一条小路。他们的办学之路也向这条小路一样,充满着坎坷,饱含着辛酸。1997年春季几场大雨后,借用的民房墙上出现了几道裂缝,孩子们在里面上课相当危险。何况这学期结束后,现在的孩子要升入二年级,还要招收新生,现在的教室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下了,于是他们思考着建一所真正属于斜坡的学校。他们又四处奔波,求助县城的单位捐出一些旧门窗、旧瓦,自己也把家里用来修房的木头拿出来,这些行为深深打动了曾经讥讽过他们的村民,村民们也捐物出力,终于在1997年建起了五间土木结构的校舍。1998年又补修三间,1999年又建了五间土平房,并修建了简易的围墙和厕所。在修建中,侯新民和乔永峰总是忙的不可开交,一次他们一整天没顾上吃饭,冒雨把5000片旧瓦从100公里外的县城运到斜坡时已是凌晨2点,村民们都被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主动跑来帮忙。通过四年多的努力,他们修建了占地130平方米的校舍,整修了1000平方米的操场。先后有曲继红、蔡对霞、王元成、张兹龙四名团员加入办学和义务教书行列。20xx年,侯新民又通过省外贸厅积极争取日本政府小规模无偿援助项目,重新修建了斜坡希望小学教学楼,购置了桌凳、仪器、图书等,一座文明的殿堂终于在斜坡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在办好斜坡希望小学的同时,作为村团支部成员,他提出了“举团旗、跟党走、为家乡、做贡献”的口号,于1996年创办了“看治坡村扫盲科技学校”,多年来,团支部成员、团小组长利用晚上和农闲时节,义务上讲台,为农民传授科技文化知识。每天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去,听着他们的琅琅读书声,斜坡的年轻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终于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纷纷走进“看治坡村扫盲科技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目前,学校已举办各类扫盲科技班18期,使340人脱盲,137人掌握了1-2门实用种养殖技术。

为了使团组织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他组织建立了“便民信箱”、“青年科技服务部”,开展科技、普法、婚育讲座,带头开办实体并带动村民种植地膜药材。在上级组织的帮助下,先后建立起“希望书库”、“兽医服务部”、“医疗室”。为了使当地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侯新民多方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建校、修电话塔、拉电、修路;帮助贫困教师和救助中小学贫困学生。争取银行部门贷款万元,帮助215户村民种植药材。自20xx年转正后,他坚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每年拿出3000元帮助贫困家庭,为乡亲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篇2

不讲高大上,只讲奉献美。在隆重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共产党员这个群体身上,看看我们身边的最美共产党员是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怎样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什么样的党员才是一名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

精准脱贫的'引路人曹重浩

曹重浩

曹重浩,1965年2月出生,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郧阳区粮食局副局长、驻青山镇周家河 ……此处隐藏12455个字……

活力激发着创造力,为福人药业构建了一支以青年为主体的技术团队,每年的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十多项,创造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热心献公益

一贯奉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吴和鸣,在这个物欲横流、名牌满天飞的年代,依然保持着家传的朴素,微笑是她唯一的化妆品,却有着一颗热衷公益事业的慈爱善良之心。

汶川地震、610洪灾、希望工程募捐现场都有她熟悉的身影;对于素昧平生的贫困大学生、重绝症患者只要知晓,总会倾囊相助。吴和鸣不仅自己热心,还带动了很多福人人也加入到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队伍中来。她是一个忠实的爱心传递者,当咸宁市血站的无偿献血采血车停在公司门口时,许多胳膊争先恐后地伸过去,有公司高管、有基层员工,还有闻讯赶来的家属,"当患者体内流淌的是自己的血液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这是献血人的感言。

诚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吴和鸣乐意串起公益的链条,并使之不断延伸,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

通过活动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福人药业企业文化理念润物细无声,福人药业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作为新时期的管理者,吴和鸣自身独特的理念也得以彰显。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篇13

韩xx,男,xx岁,20xx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三处副总工程师兼张吉怀铁路4标项目部经理职务,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xx年度“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铁路建设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20xx年度“湖南省铁路建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是一位来自黄土高坡关中平原的汉子,20xx年7月选择加入铁军队伍行列,他爱岗敬业、精心耕耘、潜心专研,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很快地从一名技术骨干成长为一名项目经理。他在技术上推广新工艺,管理上推行标准化建设。所主持的项目全部顺利履约,圆满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所主持项目福建洞宫山隧道通风竖井反井法施工方案被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列为福建省重点科研项目、陕西铜黄焦坪隧道荣获中国中铁杯优质工程奖、湖南怀邵衡铁路项目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以“诚实、友善、和蔼、向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火热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自己最钟爱的工程建设事业。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一腔热血走天涯,始终冲锋在最前沿,带领团队实干苦干,在不同的岗位角色中,塑造、历练、成就自己,挑灯夜战攻技术,以心换心带团队,团结友善一家亲,用他的人格魅力与可贵品质,用他的执著与坚守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带领技术人员勘探现场)

主动出击,破解制约因素。在怀邵衡铁路工程筹备期,尽管受前期征地补偿政策的影响,但他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如期打开了工作面。工程施工期,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完成了下穿沪昆高速浅埋段的专家讨论,成功攻克了下穿沪昆高速浅埋段、尖峰山隧道斜井富水段、穿越了隧道多处断层破碎带等复杂技术难题,工作中狠抓工装工法运用创新,塑造了“标准率先、管理优秀、作风优良、斗志顽强”的团队,各项施工指标领跑全线,得到了业主单位全线嘉奖,得到了前来观摩的上级领导和众多兄弟单位的高度赞扬。

(讲解工装工艺)

长才揽入用,举贤齐奋进。他在年轻干部的管理方面,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理念,工作中多接触、多学习,开阔知识视野,大胆压担子的同时,采用送出去培养的方式,加快年轻干部的成长。关心文化娱乐生活,采取拉出去强体健身,增强综合体能,激发项目团队活力,身边的中层干部、系统管理人员得以迅速成长成才,担当重任。

(讲解图纸)

历经风雨方显本色,辛勤耕耘才有收获。20xx年10月张吉怀铁路进场以来,前期大小临规划建设、标准化管理推进、抓工装工法运用、总体协调施工生产面面俱到,无处不见他忙碌的身影。组织编写项目管理文件汇编并要求常态化管理,立规树矩,形成标准化。强调质量责任意识,通过内部考核不断提升现场施工技术应用。严格的'要求,得到了丰硕的果实。20xx年度张吉怀铁路项目产值计划完成位列三处第一。在集团公司举办的隧道开挖技术比武中总评分位列第一。

(现场勘探)

道阻且长,行则将近。韩亮同志始终保持着一颗对职业敬畏、对企业负责、对工程品质专注的拳拳赤子之心。脚下的路还要继续,这位不知疲倦的“火车头”仍然在以新的“高铁”速度,带动着整个团队用激情开道,用责任筑路,开启新的希望和航线,创造新的业绩。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 篇14

XX,男,中共党员,20xx年7月入职,现任运营分公司调度票务部控制中心生产管理岗,先后荣获分公司20xx年党员先锋示范岗、先进个人、20xx年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曾发表论文《郑州地铁施工管理系统研究》;设计了客流预测结果后评价模型;参与编制了《运营分公司精细化管理手册》、《运营需求技术文件》等文本。

一、重实践、构体系、优绩效、突安全

20xx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几年来,他一直注重行车组织、交通信息化、列车运行图编制技术、交通安全等专业知识的积累。针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整、施工组织、交路优化、调度应急处置流程优化等业务,他常常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时刻更新现有知识存量,拓宽认知领域。在积累的同时,也在不断沉淀,先后参与编制了《运营分公司精细化管理手册》、《运营需求技术文件》等多项分公司级规章文件。

在各级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他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构建了控制中心安全管理体系。比如事前预防机制中的故障案例趋势分析制度、以录音检查与自查互查为特色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警示与预警制度等;事中应急机制中的应急事件支援与分级响应制度、调度间协作分工制度等;事后总结机制中应急事件分析评价制度。截止目前,他共计编制故障趋势分析报告65篇、年度故障案例集及电子杂志2期、完成应急事件分析评价报告28份。

为了适应网络化运营的发展趋势,在部室领导的建议和支持下,他编写了从室到班组两级绩效管理体系,该体系充分发挥班组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开创了事故事件分析评价分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控制中心唯一的技术管理岗和安全员,时刻不忘安全、高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1号线安全运营的853天里,他开展安全检查149次,保障了216544列次电客车安全高效的行车指挥。

二、搞研究、做项目、建系统、节成本

根据历史经验,在施工组织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类事故事件。为此,他研究施工组织过程中的安全关键点,并将研究成果《郑州地铁施工管理系统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除此之外,他还研究行车调整方法对乘客出行时间的影响,并已形成初步成果且撰写成论文投稿,目前稿件正在审阅过程中。

20xx年初,他申请的“既有客流出行规律与预期客流增长趋势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分公司技术委员会批准通过。凭借专业特长,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他经办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客流预测研究工作,并设计了预测结果后评价模型。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