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教师的发言稿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发言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还是对发言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幸福教师的发言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幸福教师的发言稿1这是一座美丽的校园,这是一所书香的校园。走近她,你会闻到浓浓的书香;走近她,你会听到掀动书页的声音。她——就是我们xx学校。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在我校掀起高潮,做一名爱读书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是我校的校风。读书中,我们提高;读书中,我们快乐;读书中,我们收获。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可以走几千里,一小滴一小滴的水可以滴穿石头,一条一条的小河可以汇成无边的大海。”读书就是在积累,今天的积累就是明天的收获。读《论语》我们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读《简爱》我们感受到了善良、质朴和坚韧的品格;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被小林校长的耐心所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读书是最有效的途径。为了获取知识,我们要读书;为了提高修养,我们要读书;为了改变命运,我们还要读书。我喜欢读书,特别是和同学们一块儿读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她们一起欢笑,一起惊奇。是呀,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书。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有了它,我们可以腾空而起,飞向成功;有了它,我们可以开启幸福与快乐的大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书香弥漫在每位泰校人的心中;洋溢在每位师生的脸庞,让我们每一天都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幸福教师的发言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快乐有时机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想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幸福是什么?幸福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标准。
那么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教师的幸福应该是没有夜以继日的作业批改,没有呕心沥血的教案准备,没有没完没了的琐事纠缠。但我要说,教师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课堂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家长的认可、同事的帮助、领导的鼓励??这一切足以让我们感到幸福,桃李满天下之时是我们教师最幸福的时刻。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心理感受,同时也是人生的增亮剂、保鲜膜。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要说:“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创造幸福的阳光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你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时,工作过程才会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而不是纯粹付出。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
在座的同仁们,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吧!一个幸福的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个幸福的教师,会去追求诗情画意的课堂;一个幸福的教师,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一个幸福的教师,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首先,怀着阳光的心态,做一名胸怀宽广的教师。
我们知道阳光的最大特点是把温暖和光明慷慨无私地赐予人类和大自然,不管你是达观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不曾给谁多一点也不曾给谁少一点。它的爱多么得博大无私、多么得光明磊落。作为一名教师心态阳光,就是要做到胸怀宽广,要像阳光那样随时随地把爱心、温暖、热情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因为我们的爱学会爱,因为我们的幸福而感到幸福。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背景、性格迥异、思想不同的众多学生,既然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孩子,也无法选择我们的家长,那只能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其次,热爱自己的事业,做一名心胸豁达的教师。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就是说:心态决定一切——积极的心态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既然我们还在从事它,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你虽“财源茂盛达三江”,我却“桃李缤纷满天下”。如果我们都能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一项终身事业来做,去寻求价值和理想,去寻求快乐和幸福,让自己的.才华在教书育人中得到充分展示,那么我们一定会幸福。最后,善待所有的学生,做开启孩子心灵的导师。
非洲前总统曼德拉因为追求民主和独立而坐了几十年牢,出狱做了总统后,特别善待敌视、迫害过他的人,他说:“如果我不从仇
恨的记忆走出来,那无论我现在在哪里,其实还是在监狱中”。同样,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我们的学生而不是敌人,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学习成绩或行为习惯比拟差的学生时,我们是否善待了他们呢?有时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声鼓励的话语,就能使这些孩子们活力无限、动力无穷。谁说教师的成功一定得拥有鲜花和掌声?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的支持理解,孩子的金榜题名,不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好的回报吗?不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吗?看到一个个孩子们的成长,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不是教书的工匠,而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乃至人生导师。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事: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侣伴。在这里我想说:“我很幸运我都遇到了,我也要努力去做那位让学生幸福的好老师!最后我想说:“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幸福的人生就在我们的手中,关键是看你如何把握;快乐的生活就在我们面前,问题是看你如何选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愿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愿当一名快乐的老师。
怎样才是快乐的老师呢?安定的生活?集中的假期?丰厚的工资?亦或是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似乎都是,但——思索,总觉得有点飘渺。
我是大学一就来到这——所学校的。当时学校初创,从全县范围内招收了大量的艺术生,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我,仿佛由回到了高中时代,紧张,还有那么一点欣喜。我想,和这些十五、六的少男少女们在一起,我会是快乐的。然而,事情远没有我想像那般美好,这群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少男少女们除了在艺术上有些特长外,在学习、为人处事方面让我伤透了脑筋。我一次次地为他们少得可怜的分数而苦恼,一次次地为他们荒唐不羁的行为而愤慨,一次次地为他们对老师的无礼捉弄而流泪。这就是我要的老师的快乐吗?
上个礼拜带着女儿去逛街,遇到了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现在在商场里卖服装,很潮的样子。她叫我的时候,我在脑中竭力的搜索,最终没有丝毫的印象。她告诉我:“当初读高中的时候,根底实在是太差了,学习上特别的吃力,所以只能以各种荒唐的举动来消耗青春了。其实,我们也并不是真心为难老师的。现在想来,挺对不起老师们的……”说到这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神中带着些愧疚,我知道,那是真的。
于是,我把这些年来关于他们的一点一滴都搬出来。每到,都会有学生 ……此处隐藏25472个字……上的上海同济大学,当时同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它选择了一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组织参加国家考试。我们清华大学的陶葆楷老先生,他就是我答辩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就是我后来的导师,应该说是我一生的一个恩师吧,他对我的印象比较好。主要印象比较好的,一个是我说的普通话比较好,当时上海的大学生,很多不大会说,另外一个,就是我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回答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害怕。所以他在答辩完了之后,他就和我另外一位恩师,就是同济大学的老师,叫胡家骏,这位先生现在九十九岁,还健在。他就跟胡先生说了,他说我今年要招一个研究生,你动员这个女孩子来考我的研究生,他说她不错。
然后胡先生就马上来动员我,大家能猜想动员我的时候,我马上答应了还是不答应?我不答应,对了。我就跟胡先生说,我说已经上了四年学了,我不准备再上学了,我说我要赶快去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点贡献了,当时正是国家在号召建设大西北,我说胡先生,我要去兰州。后来大家猜想,胡先生跟我说了三句话,就把我原来已经下定的决心,给改变了。第一,我要告诉你,陶先生是我们中国给水排水,这个学界成就最高,学问最好的一个老师;第二句话,你如果能够考上陶先生的研究生,这是你这一生的一个重要的机遇;第三句他说,这次陶先生招一个研究生,肯定有很多人要去报名,你能不能争取考上还是问题,这是对你的一个挑战。所以大家听了胡先生的这些话,你说我要不要心动,我就完全被他打动了,又想去争取这个最好的机遇,又想去迎接这个严峻的挑战,我当时是年轻人,还是有点好胜嘛,我想我这个应该要试试,所以这样子才下定决心。所以我一直说这两位恩师,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恩师。
我到了北京了,胡先生跟我分开了,但是他还不断地关心着我。我曾经收到他一封信,那是八十年代了,我已经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胡先生知道了,他就给我写了一封长达两页的信,他说听说你现在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你还有没有时间做研究,你在教学上有没有受到影响,他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在这个专业里,要有一个好学生,有一个好人才也不容易,他说你千万不要把你的精力太分散了。我收到那封信实在是太感动了,我想他远在千里之外,但是还在关心着我在干什么,而且还在指引着我,而且他的提醒很重要很重要。后来我也给他写了一封两页的回信,我就跟他仔细地汇报了,我现在在干什么,我说我有三个永恒的话题,在开这种会。第一个话题就是环保,第二个话题就是教育,就是学校该怎么办,第三个话题,我看今天有很多女同学,就是妇女,我一直对自己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就是我不能不说话,不能光是去坐那儿去开会,但是第二个原则更重要,就是我不懂的事情,我不说意见。然后我也汇报给胡先生,我现在在做什么科研,在上什么课,然后我一天的时间,大体上分配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写了以后,我自己稍微安慰一点儿,但是也还有点儿忐忑,我不知道胡先生接受不接受我这样的说明。最后胡先生又给我写回信,他说我放心了,他说你那些工作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做这个工作,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政策的支持,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放心了。这个故事,也是让我记一辈子。
陶先生当然故事更多,陶先生指导我,除了指导我怎么写论文,怎么收集资料,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陶先生只要有一次会,一定要带我去。大家可以设想,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那个都是这个行当里的专家,我根本没有机会说话,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但是我听到很多很多,我认识到很多人。我后来才觉悟到,陶先生是用这种方式在教育年轻人。然后我们俩一起回来的路上,他会问我意见,他会来听我说,你的想法怎么样,然后我再讲了,他再跟我讲他的想法怎么样,所以这个教育人的方式,我觉得对我来说,实在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收获了很多很多。
刚才主持人讲到我现在还在讲课,主要就是因为我觉得环保事业,太落后于人类的需求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得做更多的努力,而这个工作,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搞环保的人能够完成的?你在点头,但是我要摇头。因为产生污染的工业太多了,我们搞环保的人,我们的基础知识,我们学习的本领,够不够来发展它,来改变它的工艺,我们不太够。所以我们必须得依靠各行各业的人,大家都有这个环保的理念,他就都来发展清洁生产了,就像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我就觉得技术很重要,但是战略更重要。
特别中间做了一件比较大的事,就是1998年的时候,我就开设了一门新课程,就是完全从写提纲,写教材,然后讲课,都是从我开始,这个课程就叫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面向全校的学生,学生的来源不是环境系,而是各个院系,然后这个课,我不自己谦虚,应该讲还是很受欢迎。我最享受的是,我们每年八个礼拜的课,最后的第八周,我们那个课不是老师上,而是让学生来谈学习的体会,结果这堂课非常丰富。有一位同学有意思,他不是汽车专业,但是他从小喜欢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他居然可以去总结出,很多地方是危害环境,比如说消耗能源啊等等,然后今后应该怎么改进。比如我们也有同学,从小学就开始关心那个塑料口袋的回收,他就专门来讲塑料袋的问题。比如我们还有学生做了好多调研,调研清华大学电耗大的地方,不应该浪费的地方有哪些。他去专门调查清华大学所有的阶梯教室,如果晚上有课,那个教室三、四百人都坐满了,如果晚上是自习,他们总结下来,那个里头三十多人都可能,但是灯火通明,跟三、四百人坐的一样,然后他们就计算这个里头,电能浪费了多少。我可以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他们有更大的热情,更大的努力,在那儿从事这个事业,这个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我有一个博士生,大概三年以前毕业的,他做的研究,做的那个成果很前卫。然后我曾经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的时候,把他这个成果做了两个片子,在我的报告的中间,用了两张片子作为一个例子,结果受到了一个美国人的注意,他就来跟我交流。后来我们交流了一下,我就告诉他,我说我这个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我说你那儿有没有条件,有没有可能接收他,去跟你合作一段时间。那个美国人高兴极了,他说那太好了,到我这里来做博士后啊,或者做其它的都可以,我也很高兴,我想给这个年轻学生开了一扇门嘛。谁知道我回来以后才知道,我那个学生已经报了一个志愿,这个志愿就是清华大学在鼓励毕业生到边疆去,到基层去,他就已经决定了,是到他的家乡,一个镇,做一些管理的工作,而且最后他的决定是不改初心,还是到那个乡镇。现在我们还有联络,还在那儿做,做得很好,各方面都很好,所以他这个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所以我大胆地把我们古代的一个成语改了一个字儿。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后生可畏,这个畏是什么畏,是畏惧的畏,我建议,要把畏字改成一个欣慰的慰。我一点不觉得害怕,我一点不觉得有距离,我觉得欣慰不已,有这么多的好的年轻人成长。另外一个成语也想说,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好为人师,这个好为人师是不是贬义的,是在批评这个人,就是你老觉得自己了不起,到处要给人家讲这个讲那个,你就好为人师,是这个意思对不对?但是我觉得好为人师,我很能接受,但我不是说,想要表现我了不起,而是我觉得我阴差阳错最后当上了教师,我实在是非常享受做这个教师,所以我喜欢当这个教师。那么我觉得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把这些事业坚持到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