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2025-11-22 20:29:09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旱工作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1

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抓紧落实县防汛抗旱安全检查整改意见的通知》(宁防指通〔20xx〕08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镇长李边玛为组长的安全检查整改工作组,会同相关村(社)负责人、村(居)民小组长、镇水管站工作人员,亲自深入实地,对辖区范围内的水库、坝塘、沟渠河道等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强化了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汛期安全平稳渡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检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汛安全检查情况

通过工作组实地排查,辖区内三岔河水库、星火山水库

下游存在占用河道现象,已对涉及农户进行一家一户的说服教育,责令限期拆除影响河道泄洪的设施和建筑物,动员沟边河旁的住户尽快搬离危险地段,确保汛期安全。三岔河河道内违章建筑物及构筑物现象十分猖獗,整治拆除工作难度极大,我镇已反复进行说服教育,限期拆除,但收效甚微,希望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借县城“两违”整治之机对上述存在违章占用河道的现象进行整治,对违章住户进行处罚,从源头上制止农户乱搬迁、乱占乱建行为。针对辖区内三岔河、刘家沟、马店沟、新村、干河子等河道内乱堆放生活垃圾现象,镇政府已责成相关村(社)组织村民进行清理疏导,清除河道内生活垃圾,保证河道畅通,确保安全渡汛。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施工单位不顾群众安危,向河道内倾倒建筑垃圾,镇政府已加大巡查力度,制止向河道内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确保河道泄洪安全。

二、汛期内采取的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警惕。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社)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市、县有关精神和要求,并强调各村(社)务必增加人员、增添措施,确保安全渡汛。确实提高干部群众的.防汛警惕性。

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镇村(社)“两委”换届工作已于5月20日全面结束,部分村(社)“两委”班子成员有所变动,镇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防汛领导小组,确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三是全面排查,突出重点。对三岔河水库、星火山水库下游河道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对三岔河、郑家河沟、干河子等几条水沟组织群众进行经常性清扫,清除河道内垃圾,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强化值班、畅通信息。实行领导带班制、汛期24小时值班制,落实值班责任,同时保证通讯畅通,做到一有险情发生,能及时上报。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2

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实现抗大旱救大灾保民生保稳定促增收的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做紧迫的工作,强化措施,举全镇之力,狠抓落实,确保全镇抗旱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现将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受灾基本情况

旱灾给全镇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截止2011年7月29日,全镇饮水困难的有97个组,3373户,11980人,其中饮水困难的鳏寡孤独老人83人,空巢老人360人,留守儿童269人,受灾大牲畜1860头(匹),干涸山塘水库30个,干涸龙井和水井196口。全镇林业受灾面积4785亩,其中严重受灾1260亩,林业受灾损失834320元。全镇各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和经果林种植受灾面积达亩,其中:耕地面积受灾32622.5亩,荒山荒坡经果林种植面积受灾4878.5亩。其中:玉受灾米22363亩,成灾14536亩,绝收5591亩,水稻受灾2313亩,成灾1387亩,绝收694亩,烤烟受灾4130亩,成灾2891亩,绝收1032亩,西瓜受灾169亩,成灾119亩,绝收30亩,辣椒受灾2034亩,成灾1322亩,绝收508亩,青蒿受灾884.5亩,成灾288亩,绝收596.5亩,豆类受灾13988.5亩,成灾9092亩,1 绝收2098亩,薯类受灾1163亩,成灾756亩,蔬菜受灾549亩,成灾354亩,绝收125亩,茶叶受灾688.5亩,成灾482亩,绝收138亩,经济林果受灾4190亩,成灾面积1665亩,绝收1510亩,渔业损失达3万多元。经济损失达2873.714万元。到目前为止,预计因灾导致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3544.68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

抗旱救灾工作是当前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抗大旱和长期抗旱的思想,以“四保”、“四防”(即抗旱保饮水、抗旱保丰收、抗旱保增收、抗旱保稳定,抗旱防疫病、抗旱防火灾、抗旱放地质灾害、抗旱防恶性事故)为重点,迅速采取措施,认清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急行动起来,尽最大努力搞好抗旱工作,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组织到位。全镇上下牢固树立“防大旱、抗大旱、救大灾”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抗旱救灾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一是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班子其它人员为成。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成立了党政办、督查室、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组长的抗旱救灾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农业的武装部长兼任,抽调党政办、社会事务办、水务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为办公室成员,负责灾情的收集、2 整理、上报工作。各村和社区成立了抗旱领导工作组,由联系村(社区)副科级领导任组长,村(社区)书记任组长,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组长为具体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本村(社区)群众的抗旱工作,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专人具体抓,切实把抗旱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跟踪做好本村(社区)人民群众的灾情上报工作。二是镇直各单位密切配合,明确了镇属各单位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肃工作纪律。三是各村和社区分别制定了抗旱救灾方案。

(二)重点突出。以“四保”、“四防”为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即:抗旱保人畜饮水,抗旱保生产,抗旱保稳定,并以抓好“三个重点”促进“四保”“四防”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是以人为本,抓好人畜饮水安全和蓄水、保水、送水、调节用水等工作。镇党委、政府把旱区群众的生活用水作为抗旱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充分发挥镇、村的引领作用,坚持抗旱救灾工作组镇包村、村包组,落实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三类特殊人群的包保责任,以此解决特殊人群饮水困难问题。水利站加强缺水情况监测,做到水情每日一报。密切监测各村水情;并时刻关注和掌握边远村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 ……此处隐藏9307个字……认真组织各方力量,全力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现将防汛抗旱工作报告如下。

一、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根据我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旱灾洪涝灾害频发的气候现象,我镇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由镇长王兴任指挥长,副镇长吴华、杨毅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水务站,由水务站站长孙毅为办公室主任,安全办主任黄中宣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20××最新防汛抗旱自查报告20××最新防汛抗旱自查报告。现已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水上交通安全、地质灾害点安全、水利设施安全、防汛抗旱物质管理四类责任书达200余份。制定了防汛抗旱总预案,还有各具体工作的分预案共计6类。

2、查漏补缺,加强物质准备。

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检查,各类防洪抗旱物质检查,通过检查,及时整改出现的各类隐患,确保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自3月16日来,一是由分管水上安全的副镇长杨毅组织船管站的工作人员与XX海事所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各类船舶进行了安全检查,同时对防汛抗旱的各种物质作了督促检查。二是由分管地质灾害预防的副镇长杨毅组织XX镇安办、XX国土所及联系村(社区)的干部对全镇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三是由分管水利设施安全的的.副镇长吴华同志组织水务站和各联系村(社区)干部及村社干部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凡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各类隐患,都通过召开专题会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整改措施,有能力解决的都在限期内逐一整改完毕,没有能力整改而又急需整改的,都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部门作了报告,整改报告。与此同时,党委、政府也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另一方面也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促使问题化解、隐患消除。

二、防汛抗旱工作存在问题

1、辖区船舶多,客货运量大。码头小而不规范,通航条件较差,两处修建铁路大桥和采石采砂的影响,导致河道不够通畅

2、新桥沟水库管理房挑梁断裂,墙体出现裂隙,因缺少资金,现无力修缮20××最新防汛抗旱自查报告工作报告。

3、塘、堰、池、渠等水利设施多年失修,由于20××年干旱裂缝,60%以上处于“病态”状况,无资金整治维修。

4、抗洪抢险时,由于处于洪灾威胁人口多,面积广,救援工具如橡皮艇、快艇的数量明显不够,需要及时增添。

三、防汛抗旱工作下步安排

1、根据新近发生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种预案。

2、加强对应急民兵、巡逻队员的在应对防汛抗旱方面的进行专业陪训。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9

3月17日,省委省政府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督办组在沧源县领导和扶贫办干部的陪同下,省扶贫办副主任余潮、老区开发建设处副处长张平、省发改委滇东调水办副主任陈志成一行顶着烈日、冒着黄土浓烟,实地查看了沧源县芒回村。在僻壤乡村一座亮丽的群众文化活动室,宽敞的水泥球场,入户安全的自来水,村里的公共厕所,从村东到村西的水泥道路,满山遍野种植的核桃、竹子、茶园、胶林,村民的笑逐颜开,佤山村村寨寨处处呈现繁荣的景象。

沧源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民族边境县,—省、实施“兴边富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共81个自然村,项目覆盖6个乡(镇)19个行政村,受益农户4086户、19346人,总投资8220.8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050万元、市级配套100万元、县财政5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20.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8万元、群众自筹3382.215万元。实施项目以解决行政村八有、自然村八有和农户八有“三个八有”为目标,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全县之力,上下联动,合力攻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有专人负责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了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开展好各项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瞄准对象,科学规划

为使项目规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各乡(镇)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基层,切实了解和掌握县、乡、村情,对各子项目建设规划的内容进行设计、测设,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根据工作需要,县扶贫办班子领导亲自到县各部门衔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并常常深入项目区召开群众会议,定期对从事扶贫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起一支团结、务实、求真、高效的扶贫干部队伍,做到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始终把“知民情、顺民意、做民事、帮民富、暖民心”贯彻于扶贫工作中,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群策群力,促进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四、优化方案,分块实施

在全面推进各项扶贫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健康、稳步、高质量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工作,县扶贫办与项目乡(镇)深入实际积极探讨、研究的项目实施办法,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充分发挥项目的整体效益,经县扶贫办与乡(镇)共同研究,决定把项目建设分成四块来实施:产业开发的种植业由林业局组织实施;养殖业、村内硬板路、活动场地附属设施、生态能源建设和科技培训由项目乡镇组织群众实施;技术要求标准高和施工难度大的进村砂石路、机耕路、三面光沟渠、人畜饮水、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室、活动场地、厕所等项目发包给具有建筑资质的公司或施工队承建;脱贫致富带头人学历教育由市技工学校组织实施。

五、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为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避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乡政府建立了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组,在乡财政设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和一支笔签批制度,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不挪用、不挤占,保证了有限的资金在扶贫济困的事业中发挥的效益。

一是产业开发有进展。新植泡核桃10138亩,新植竹子26808.3亩,新植茶园1777.5亩,新植橡胶3148.5亩,扶持养猪户406户、养猪6660头、新建猪厩舍9990平方米,扶持养羊户35户、养猪800只、新建羊厩舍1200平方米。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村内水泥路87条共106.252公里,新建入户水泥路43条共49.335公里,扩建进村组路23条共79.375公里,新开机耕路1条1.5公里,新建2条三面光沟渠共2公里,维修三面光沟渠1条8公里,新建49件人畜饮水工程架设主管道140公里、支管道56.94公里,安装“一户一表”20xx户,架设通电工程1件主线路长3公里,新建52幢安居房。

三是社会事业明显改善。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所,新建组级砖混结构文化活动室55幢,新建农村厕所131幢共786个蹲位,新建活动场地68块共面积35400平方米;新建284口沼气池。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期4500人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推广255期,脱贫致富带头人学历教育81人。

《抗旱工作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