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7 09:29:10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及它们的计数单位;能正确写出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1~10各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和它们的计数单位,及写数的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个位、十位,掌握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个位、十位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一数。

从1数到20。从6数到12。

2.读一读,随着课件出示学生读数。

3.揭示课题。今天继续学习11~20各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计数器认识个位和十位及它们的计数单位

1.尝试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

(1)教师介绍计数器。

师: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一个珠子就表示一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有几个一。

(2)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

20、13、15、18、16、12、11、17、19和14。(学生任选两个数)

3.学生交流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计数器认识个位和十位及它们的计数单位。

(三)体会位值的意义并掌握写数的方法。

1.游戏:我来说你来拨。

这个数个位上有7颗珠子,十位上有1颗珠子,它是由7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

预设:

学生讨论哪种正确表示数的方法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2.借助小棒图和计数器相对照,再次帮助学生认识个位和十位以及对位值的意义。

十位上有一颗珠子表示一个十,个位上有七颗珠子表示七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七。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先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再跟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写作:17

3.继续游戏:我来说你来拨。

师:这是数个位上有一个珠子,十位上也有一个珠子,这个数会是谁?

学生猜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的。

出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生独立写数。

学生利用计数器和小棒讨论“11”个位与十位的“1”表示的意思是否相同。还是这个数(11)如果现在请你在11上任意去掉一个珠子会是谁呢?

4.继续游戏:我来说你来拨

师: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有一个珠子,个位上随便拨,这个数会是多少?

反馈时学生把数独处写出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5.继续游戏:我来说你来拨

出示刚才学生拨的19这个数,这次要拨的数是在这个数的基础上个位上再添上一个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边拨边说,并写出这个数。

出示有图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小结写数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拨数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7页第8题

2.拓展提升(猜数游戏)。

用不同的形式提示你的小伙伴,让他猜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层,意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对所学数位的理解,同时掌握写数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群、难、颗、边、多、少”6个生字,会写“小、少”。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使用量词。

【合作过程】

课前游戏:对说反义词。

一、情境引入、复习词语

1、创设农家小院情境。

2、出示课件复习词语“小鸟、红枣、苹果、黄牛、花、桃子、鸭子、杏子”。

二、认识生字“群、难、颗”及数量词的用法

师:院子里这些动物和水果到底有多少呢?谁能用一( )黄牛,一( )描来说。感受量词的正确用法,随机认识生字“群、难、颗”。

1、学习“颗”

一( )红枣(出示生字“颗”)指名拼、齐拼出示实物(花生、纽扣、珠子)和(皮球、石头、西红杮)进行比较。

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颗”一般是说小小的.东西)

2、学习“堆”和“群”

这是一( )鸭子?(点击一只鸭子)

那么,院子里这么多只鸭子,我们要说一( )鸭子?学习生字“群”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这是一( )杏子,学习生字“堆”(认识“土”)还可以说一堆什么?

三、学习儿歌,读中识词

1、初读,要求读通读顺读准。读中认识“边、多、少”。

2、检查读、讲读。

3、小小组用各种方式展示读。

4、看图背诵。

5、扩展编儿歌。

会用量词。

在图中选两种事物编儿歌。

联系生活编儿歌。

四、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群、堆、颗、边、多、少”

2、同桌互读。

3、做登山游戏,开火车读。

五、书写“小、少”

1、认识新笔画“亅”。

2、观察这两个字哪儿不同。

3、课件展示书写过程。(强调先中间后两边)

4、师范写,学生练写。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 ……此处隐藏21902个字……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 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1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画、打”2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投影展示法、引导法与点播法。

学法:朗读体会法、表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学习过程:

(一)引题示标——明确任务(约3分钟)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感悟文本。(约32分钟)

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一(约15分钟)

1、学习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A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B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C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g g g。

(3)指导书写。

2、学习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A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B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C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

D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3)课中操:

清清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边做动作边念)

3、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丁丁和冬冬坐在椅子上喝饮料。)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

A范读,跟读,齐读。

B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 h h。

C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二(约17分钟)

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1、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2、找朋友游戏:三个小朋友做g k h,6个小朋友做a o e i u u,全班小朋友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起拼读)

3、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三)提炼归纳——拓展延伸(约5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请同学们回到家里当小老师,教家长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拼法。

2、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基本做到词语连读。

3、认识“画、打”2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学习过程:

(一)引题示标——明确任务(约3分钟)

1、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2、复习三拼音的拼读要领。

3、出示三拼音的音节卡,学生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感悟文本。(约21分钟)

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一(约6分钟)

观察图片,练习说话。学习词语“画画”、“打鼓”。

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二(约15分钟)

1、出示儿歌《说话》,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三)提炼归纳——拓展延伸(约16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请同学们回到家里教家长读儿歌《说话》。

《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