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字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识字教学反思范文1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首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在猜谜语时主动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指导学生 1.读准字音。注意指导分清“尊”、“重”、“纯”的声母,读准“令”的后鼻音。2.认记生字。重点是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是通过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减偏旁:懂—重,换偏旁:拍—怕故—攻,编顺口溜:团──大口里边一个“才”;相──心字离开,木目相伴。组词:尊—尊重、尊敬;互—互相、互助;纯—纯净水、纯洁、单纯。字形比较识字:最—量;今—令;五—互。
指导写字时,我则注意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如,六个要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汉字有几个?这几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本课中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其中“谁”字中的言字旁、“怕”字中的竖心旁,可结合前面的同类字进行指导;“跟”字中的足字旁要重点指导,强调把最后一笔捺变成提。“量、最”两个字,笔画较多,特别是横画多,是学生书写的难点,可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中间的一横要长;(2)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3)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4)所有的横都朝右上方适当倾斜。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则可放在如何安排学生活动上。课堂上我先教小朋友们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再借助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谜语。例如:学习第一节时1.我一边说谜语,一边演示(事先剪好三个纸人,或画简笔画)。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2.出示投影(谜语儿歌),指导学生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表演读:请三个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重复一遍。4.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在“团”和“量”上加红点。认记“团、量”,并给这两个生字找朋友。5.给“团”编个字谜: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给“量”编个字谜:①元旦到,家里真热闹。②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再读读这则谜语,并鼓励学生理解记忆。
本课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与同学们一起搞一次猜谜语的活动,为猜谜识字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识字教学反思范文2识字六是一篇以反义词“对对子”组成的识字课文,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恨、漠”等9个生字。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基于对目标的认识,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师生对对子导入;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读准正音、牢记字形;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课堂小结。其实一开始我的设计是先学习生字,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反义词,而且之前设计时没想到用卡片,而是直接用课件出示生字给学生学习。在校长的建议下我做了三个方面的更改,一是学习资源的更改,变呆板的课件呈现生字的形式为灵活的卡片学习的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变单独的字音、字形的学习为随文识字;三是学习顺序的更改,由先学后查为先查后学。而在课堂实施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这样变化之后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
因为这一课是一个非常短小的对子歌,所以很适合采取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在感悟反义词中初步认识生字。同时也是在学生的朗读和汇报中引出本课的生字,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一个个生字,而对于每一个生字都先让学生充分地、以各种形式进行拼读。在这里我们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把握情况,以便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后面集中学习生字的教学。如课堂上学生汇报时,老师发现他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前后鼻音的字把握的不好,所以在集中学习时就特别强调了这几个难读的音,这也很好地突破了难读的字音。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校长所提出的“活力”二字,我设计这堂课力图让学生在快乐、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循序渐进地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玩“对对子”游戏、找反义词、猜谜语、反复朗读、交流等方式的学习,这些学习形式也确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认字方法的指导。
课堂上学生说怎样认识一个字时喜欢简单地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来说。其实一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掌握这些识字方法,现到了二年级是否还只是维持这样的要求呢?校长的一席话也惊醒了我,是啊,现在学生已经是二年级,对于问题的认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有个提升了。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多去引导,如当学生谈识字方法时,我们就应该要求他们从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等)、部首、位置等方面去评说。如对于“贫”可以这样说:“上面一个分子头,下面一个宝贝的贝”,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明确了字的结构组成,还让学生知道了字的部首,就比简单地说“分加贝”要好的多。同样对于其他方法认识的字,我们也应该引导他们能从字的结构、部首等方面去说。
其实对于这一课的生字,识字的方法还不止简单地“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有些字还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去认识,如“饥、漠、恨”等字。而这样的方法老师课堂上却没提到。
2、词语的理解方面
虽然本课是一篇较简短的对子歌,但是文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难懂的词语。如“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索取、奉献”等。虽然二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我想大概的意思还是需要知道的吧。之前,我之所以播放了教学视频给学生看,除了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读音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能通过视频中的情景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至于学生到底是否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我却不知道,也忽略了这方面的检查。我想在学生读完书后,如能增加一个质疑问难环节,那就是让学生说说文中有哪些词语你是不理解的,可能会更好些。
3、读书的要求不明确
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能做到让学生反复读文,让生字从文中来,再回归到文中去。但是却忽视了对每一次读书的要求和目的'。其实在学习生字前的读书中学生基本上都能把课文读通、读流利,那到后面,当纠正了字音之后在读书时老师应向学生提出高一层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对子的节奏、韵味,读出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为这个对子本身就是一个节奏、韵律感很强的对子歌。但我却没能注意到这方面,忽视了读书的层次性。
4、学生的说话 ……此处隐藏10168个字……而激发了孩子对对子的兴趣。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通过图画感受自然美
在我们看来,像“朝霞、夕阳、和风、细雨、秋霜、碧野”等,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可是对一年级小朋友看来,他们生活阅历浅,如果我们老师光靠语言描述,是不能使孩子们建构起认知。因此,恰当地展示图片,利用课件,既感性的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现象,同时激起孩子学文本的兴趣和爱大自然的情感,他们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如我在教“晨雾”一词时,先让他们想想说说“晨雾”平时看到过吗?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什么感受?接着播放一组“雾”图片,告诉他们这就是雾,利用多媒体,架起生活和教材联系的桥梁,帮助孩子们构建起认知,他们学得轻松,也学得快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对词语的掌握。进而针对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加以区分,从而激发孩子们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晨雾弥漫的山村,树叶上层层粒粒的秋霜,火红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喷薄而出的朝阳,留恋花间的彩蝶,辛勤采蜜的蜜蜂,这一幅幅生动美妙的.图片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从学生一声声的惊叹声中,我感受到学生不仅通过图片认识了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发了学生审美的情感,同时也为对对子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识字为主,激发识字兴趣
这一课中的字词主要是自然景物,我采用多种识字法来设计识字教学。如:利用图片帮助理解“万紫千红”、“碧野”等词。又如:运用归类识字的方式,借助图片、课文引导学生反复认读,帮助他们逐步发现这几组汉字的规律:“霞、霜、雾”都是雨字头。“蝶、蜂”都是虫子旁,“杨、李”都是木字旁。在识字教学中可主要:它们都是虫子旁、雨字头或木字旁的字,都与动物、雨水、植物有关。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识字时,引导孩子观察生字中有一组“三胞胎”,你能找到它们吗?孩子们很快在要认识的字中找到了“雾、霜、霞”三个字,教学时结合图片让孩子们理解了它们的意思,简单了解这些天晴现象的特点,帮助孩子们记忆。接着看第2、3小节,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孪生兄弟,孩子们不仅找到了“蝶、蜂”,还找到了“秀、香”、“桃、柳、杨”和李,这样是的这些形近字更有利于区分,加强记忆。教给识字方法,鼓励个性化识字,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梳理,小结独特的识字方法。学生是有差异的个性,他们的识字方法具有明显的个性特性,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方法识记生字,使识字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教“李和杨”时,引导孩子发现它不仅指树木,还是姓氏。
识字教学反思范文14一、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老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知道孩子爱动、爱玩、爱做游戏,她在课上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二、寓学于动,在识字中巧妙进行语言训练。
老师在这节识字课中,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如:
三、自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老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进行说话训练。
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课堂上我不仅让学生看图认识事物,而且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练习说话。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言之有物,个个有话说,同时,在说话的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直观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等优越功能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看图说图意,读好词语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课本中的词语说话,读词语总结规律,学生被生动的画面深深吸引,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了学习汉字的乐趣,自始至终注意力都很集中。
在教学一开始,我利用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既美丽又好玩的地方去,想去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望。接着我将课文插图展示在黑板上,并播放配乐录音,学生眼睛亮起来了。广阔的田野,绿幽幽的树林,五彩缤纷的花丛,学生一下子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走进了多彩的昆虫世界。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欲望更高了。 在生字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和渠道。如我出示“田”字,问:你认识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从而唤起了学生识字的经验。
词串教学中,通过创设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这一情境,出示了情境图,让学生从图画中体会到大自然的乐趣,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示相应的词语,教师通过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连词成串,我根据词串特点灵活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指导朗读,并交给学生方法
识字教学反思范文15这是一课形声字的归类学习。第一课时,我学习了“苗”“猫”“锚”和儿歌。借助儿歌理解锚,并区分锚和猫。最后,总结了学习形声字的关键“形旁多表义,声旁多表音。”第二课时,借助这个方法学了其他的生字。
我先出示了偏旁,让孩子们说说这与什么有关,再与苗组合成新字,猜猜这个字的意思,最后通过图片来巩固生字新词。一说一猜一看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激情,他们乐思,爱说,课堂成了孩子们的舞台。在最后的选字填空的'练习中,他们有理有据,填字时是那么自信,从他们红扑扑的脸蛋,亮晶晶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快乐与成功!
也有一个地方感到很苦恼,锚,至今仍有人读苗!声旁多表音,却不一定就是声旁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