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环保演讲稿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现如今,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环保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环保演讲稿 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名在新茶乡人民政府工作的普通公务员,我叫xxx。演讲的题目是:地球----我们的家园。
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其实我们的地球更应该叫水球,因为在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水所包围的星球,蔚蓝色意味着一种希望、一种生命,而地球正是一颗充满希望、充满生命的星球。
曾几何时,这颗充满希望与生命的星球在人类面前变得不可捉摸。从太平洋东岸的赤潮现象到美国的四月飞雪,从98年的长江大洪水到XX年的四川干旱,地球仿佛在发疟疾似地颤抖,人类竟然也像倒退了一万年似的束手无策。
如果说,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叹,那么人类去“威胁”大自然,又该怎么去陈述呢?曾经是中亚地区水域之一的罗布泊湖,在本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片汪洋已一去不返,被流沙所掩埋。这种人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与探索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就已经对人类做出了无情的报复。
据报纸记载:中国目前的沙漠约16万平方公里是人为造成的,而且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若不能加以控制,北方大部分地方将沦为不毛之地!这一现象怎不令人担忧,叫人着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掉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成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XX万公顷森林横遭盲目砍伐,这是5700个昆明市的面积埃这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与之相连,全世界每年有近5万个物种濒临灭绝,有近2700万公顷的农田蒙受沙漠化之灾,就连海底也日趋沙漠化,就不必再说那令我们痛心的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长江、松嫩大灾了吧,也不必说我省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变,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而一旦它的爆发超出了人类控制的极限,其后果不堪想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请大家想想,我们究竟要给后代留下什么?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里,许多人为着眼前的利益忙碌着,甚至因此不惜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家园被污浊的河流包围了,树木成片倒下,鸟兽也被捕杀……这些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是的,就在我们身边!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物质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惊人的改善,可我不禁要问:这就是人类千百年来夸父般追逐的那个梦想吗?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环保更是关系国际民生子孙后代的大事啊!如果山穷水尽了,还会柳暗花明吗?
朋友们,听到这里,大家应该猛醒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再不要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园,谁不想那蔚蓝色的海水化为雨水,重新滋润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谁不想那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生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有关环保演讲稿 篇2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回根结柢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进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终究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题目。假如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前途,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没法生存。
同学们,你见过树吗?不,你见过的是街道两旁或公园里的树,单调、乏味、黑不溜秋。你见到水吗?不,你见过的是人工湖的水,浑浊、发臭、游人洗过脚的。你见过鸟吗?不,那是笼中之鸟,呆呆的、只会要吃的。
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环境也随之变化,大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假如我们还不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那末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顶会濒临动植物灭尽的死亡线上。
由于我国人口素质还不够高,对生态系统缺少熟悉、不了解自然规律,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比如为取热、做饭、盖屋子大量破坏森林,进而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洪水泛滥,由于城市无力供给干净能源,直接烧煤、烧柴造成空气污染,工厂用煤发电、没有对二氧化硫进行回收,造成空气中弥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末,出现酸雨损坏庄稼和建筑物的`现象,由于城市垃圾、工厂废水来不及处理直接放进河道,使空气、水中及陆地上的生物受害造成生态不平衡,影响天气、影响人类健康生活条件,固然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可是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要做出适当的保护,我们行将跨进21世纪的大门 ,担当起主人的重任,我们能眼见着环境污染被破坏、而轻易视之吗?不,决不能!
我们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多植树造林,这就可以够从根本上避免水土流失,爱惜四周一草一木,不捕猎小动物等。但这些光凭我们的努力还不够,还要号召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为保护环境而做出贡献。 先辈陆蠡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看、是安慰、是快乐。”徐霞客也曾说 ,遍及高山东大学川,迎风沐雨,为的是“多识鸟兽虫鱼之名”。先辈先哲的体验,都告知我们大自然环境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和抚慰人的心灵,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当你遭到“白天孤单”和“黑夜孤独”煎熬的时候,当你堕进挫折和失意的时候,当你烦恼至及痛不欲生的时候,那末,你就走向大自然吧!那个时候你就会真正知道保护自然环境是何等重要。拥抱蓝天绿水,吻一吻土壤的芳香,在静静的山林中坐一坐,在绿色的草丛中坐一坐,顺手摘下一粒果子放在嘴里嚼一嚼,看看地上的蚂蚁不知倦怠的繁忙,都能使心绪渐渐平和,得到抚慰。你就会在大自然的真善美中,熟悉到你有你年轻的生命,你具有一段生命的里程,激起你以丰富的知识和坚强的毅力往开辟一个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有关环保演讲稿 篇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 ……此处隐藏8290个字……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
这无不启示我们要拥有社会责任感,要有仁爱之心,作为中学生,我们也许不能把这些思想、行为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从小事中付诸行动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利民工程在不断增加,共享单车就是其中之一。最近,共享单车与国民素质成为了网络热搜,有网友评论“共享单车成了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原本,政府建设共享单车工程是为了便利民众的出行,倡导全民低碳出行。然而一幕又一幕令人寒心的画面出现在大众眼前,许多共享单车被扔进河里、被随意丢在路边等。这一系列不好的行为难道就是“礼仪之邦”的正确体现吗?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唯有良好的素质能使我们不断发展,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在学习。小的时候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就被教育要诚信、友爱等,长大后,我们更重要的是把所学到的良好品质践行到生活中。只有每个人的素质得到提高,整个国家的才能有所提升,如果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那么人人都这样,又何来国民素质的提高。
再来看看一场世界杯,当所有观众都散场时,国外的观众留下的依旧是干净整洁的座位,而中国观众留下的是数不尽的垃圾,也许这些观众在观看世界杯时心潮澎湃,但他们并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观念,他们没有想过烈日炎炎下清理垃圾的工人,没有想过这样的行为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怎样的破坏。
时间很神奇,它能改变一个人,那么我想它也一定能够改变中国国民素质低下这一社会现象。
“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一句微不足道的话有着它的魅力。前进的路就在脚下,即使我们无力改变终点,但却能决定脚踏出的方向。
有关环保演讲稿 篇1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教育课,这节课的开始,先请同学们看一小段视频。(播放视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画卷,这幅画卷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神往!可是,从刚才大家所看的视频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的许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别说白鹭了,就连麻雀的踪影都是难以寻觅!
按国际惯例,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就要到来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应该为地球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地球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但你们可曾知道,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污染正在侵袭我们的地球,大自然也在一次次地惩罚无知的人类。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遭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1 亿人。上个月发生在日本的9.0级大地震,无疑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同学们,你可知道全国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张纸吗?答案是4745亿张纸,相当于一年就可以少砍158.1666万棵树。158.1666万!这个天文数字是多么的惊人啊!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约用纸也就等于制造森林。
同学们,你可知道你们的爸爸每吸一支烟,都将会减少吸烟者5分钟的寿命,而对于旁边被动吸二手烟的人来说,更会减少将近11分钟的寿命!由此可见,吸烟危害的不仅是吸烟者本身,更是其周围的人。
同学们,你可知道汽车每天排放的尾气中,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
碳,这些二氧化碳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气温的攀升将导致冰川的融化和海平面的上升,陆地面积也随之减少。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48个城市,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受到淹没的威胁……美国科学家经过实验论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平均温度每上升1度,就会使农作物大量减产,极地地区上升2度,融化的水将会淹没地球90%的土地,而上升3度,地球上的一切生态系统都将崩溃。
有关环保演讲稿 篇14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昔日郑州,“绿城”之誉名动九州,国人思慕神追,心向往之。如今,还剩几棵树了?无休的城市规划,无止的大肆砍伐,让郑州伤痕处处,盛名难再。今日郑州,只有两季:冬季,夏季。由冬入夏,由夏至冬。循环往复,愈演愈烈。春秋两季,无疑是很奢侈的季节。夏日热浪袭人,无处纳凉。冬日寒彻骨髓,凄冷漫长。那草长莺飞,鹅黄嫩柳的春天在哪里?那日高气清,金菊吐蕊的秋天又在哪里呢?
老一代的郑州人,每每念及此事,心痛不已。那些树,春日,为古城吐绿添色;夏日,为人们挡雨遮阳。一如他们自幼相伴的朋友,陪伴他们走过纯真无邪的孩提时代,豪情万丈的'青春岁月。如今,斯人渐老,树却不在。于匆匆路人,这或许无关紧要;可对那些老人而言,这无异于他们一个个相知多年的老友,在所谓的“城市规划”面前无助的哭泣,流血,倒下,继而湮灭于残忍的刀锯斧凿声中。更何况,人至暮年,更容易怀旧伤感,触景生情..........记得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之为人,在于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无奈的是,于今人而言,那一份可贵的仁者情怀,已在工业社会隆隆的机器声中渐行渐远,杳无影踪。世间万物,皆上苍毓秀钟灵,慷慨所赐。遥山近水,皆藏灵韵;芳草古木,亦蕴慧根。
那一山,一水,那一草,一木,不正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吗?为何不珍惜呢?任意开山采矿,恣意浪费资源,肆意破坏平衡,随意排放垃圾,可意糟践环境,总是天真的认为:我们是地球的主人。其实,我们错了。地球,万物共有的家园,岂是人类的私产?它是一个万般慈爱的母亲,无私的哺育着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但是,必要之时,它也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警告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为至道。20xx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我们的母亲轻轻的晃了一下腰肢,汶川,这个如诗如画的山中小县,在须臾之间面目皆非,伤亡以数十万计,举世皆惊。这个教训,还轻吗?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若不引此为鉴,必有后患。不禁想起了日本,这个国人时常带着些许鄙夷目光斜视的国家。在日本,城建永远让步于树木,永远不许砍伐一棵树,永远不会去做一根一次性筷子,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六十七,世界排名第一。面对日本,每每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我们,是否汗颜?热衷于规划,醉心于政绩,痴迷于开发,沉湎于改造,自恋于形象的我们,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学?有所止?有所改?真正的中兴之国,当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海纳百川,砥砺自强。
可否,停止那些饱受诟病的砍伐?可否,暂且放下我们手中的利斧?盼望着,明日的郑州,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能多一抹鲜活的绿色。盼望着,不远的将来,“绿城”这个诗意粲然的桂冠,如磐石般的安放在郑州,直到永远........